《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填报表单》填报说 本表列示报告表全部表单名称及编号。企业应根据自身涉税业务,选择“填 报”或“不填报”。选择“填报”的,需要完成相应表单的填报;选择“不填报” 的,可以不填报相应表单。选择“不填报”的表单,可以不上报税务机关。有关 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1.《报告企业信息表》(G000000) 本表为必填表,主要反映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内部部门 信息、高级管理人员信息、股东信息情况等。企业填报报告表时,首先填报此表, 为后续申报提供指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汇总表》(G100000) 本表为必填表,是企业报告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主表。 3.《关联关系表》(G101000) 本表为必填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与企业发生关联交易的关联方 基本信息。 4.《有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G102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有形资产所有权交 易情况。5.《无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G103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无形资产所有权交 易情况。6.《有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G104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有形资产使用权交 易情况。7.《无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G105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无形资产使用权交 易情况。8.《金融资产交易表》(G106000) 1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金融资产交易情 况。 9.《融通资金表》(G107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融通资金情况。 10.《关联劳务表》(G108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发生的劳务交易情况。 11.《权益性投资表》(G109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接受权益性投资及投资收益分配情 况。 12.《成本分摊协议表》(G110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与其关联方已签订的成本分摊协议及 其执行情况。 13.《对外支付款项情况表》(G111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向境外企业、机构或者个人(包括非 关联方和关联方)支付款项情况。 14.《境外关联方信息表》(G112000)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主要境外关联方基 本情况。15.《年度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分析表(报告企业个别报表信息)》(G11301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编制个别财务报表的企业填报。 16.《年度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分析表(报告企业合并报表信息)》(G11302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填报。 17.《国别报告-所得、税收和业务活动国别分布表》(G11401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需填报国别报告的居民企业,填报跨国 企业集团全球所得、税收和业务活动国别分布情况。 18.《国别报告-所得、税收和业务活动国别分布表(英文)》(G114011) 本表内容同 G114010,以英文填报。 19.《国别报告-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名单》(G11402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需填报国别报告的居民企业,填报跨国 2企业集团成员实体情况。 20.《国别报告-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名单(英文)》(G114021) 本表内容同 G114020,以英文填报。 21.《国别报告-附加说明表》(G114030)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需填报国别报告的居民企业,填报跨国 企业集团成员实体具体业务活动情况说明。 22.《国别报告-附加说明表(英文)》(G114031) 本表内容同 G114030,以英文填报。 3G000000《报告企业信息表》填报说明 企业在填报报告表前,首先填报报告企业信息表,为后续报告提供指引。报 告企业信息表主要包括表头、基本信息、企业内部组织部门信息、企业高级管理 人员信息、企业主要股东信息情况等部分。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选填“正常报告”、“更正报告”或者“补充报告”。 正常报告:报告期内,企业第一次年度报告为“正常报告”; 更正报告:报告期内,企业对已报告内容进行更正的为“更正报告”; 补充报告:报告期后,由于企业自查、主管税务机关评估等发现以前年度报 告有误而更改报告为“补充报告”。 2.“101 纳税人名称”:填报企业登记注册的中文全称。 3.“102 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登记证上的纳税人识别号或者营业执照 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4.“103 注册地址”:填报企业登记注册的地址。 5.“104 经营地址”:填报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地址。 6.“105 经营范围”: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范围。 7.“106 主管国税机关”和“107 主管地税机关”填报企业主管国、地税 关全称。8.“108 注册资本”:填报全体股东或发起人依法登记的出资或认缴的股本 币种及金额。 9.“109 投资总额”:填报企业按照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 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币种及金额合计。 10.“110 登记注册类型”:填报企业税务登记证上的登记注册类型或者营业 执照上的类型。 11.“111 所属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标准填 报企业的行业代码及行业名称。 12.“112 独立法人”: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 413.“113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企业根据税务登记证或者营业执照上注明 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名称填报。 14.“114 独立核算”: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 15.“115 适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企业根据采用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 度选填。16.“116 上市公司”:报告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选择“是”的,“117 上市股票代码”和“118 上市交易所”栏为必填项,选择“否”的,“117 上市股 票代码”和“118 上市交易所”栏为不填项。 17.“118 上市交易所”:填报企业股票上市的交易所全称。 18.“119 记账本位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报适用的记账本位币币种。 19.“120 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最终控股企业 是指能够合并其所属企业集团所有成员实体财务报表的,且不能被其他企业纳入 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 20.“121 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名称”:企业所属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全 称,有登记注册中文名称的填中文全称,没有中文名称的以登记注册的外文全称 填报。 21.“122 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所在国家(地区)”:填报企业所属企业集 团最终控股企业成立注册地国家(地区)。 22.“123 被指定为国别报告的报送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填本企业是 否被企业集团指定为国别报告的报送企业。选择“是”的,需要填报表 G114010、 表 G114011、表 G114020、表 G114021、表 G114030、表 G114031。 23.“124 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填。 24.“125 执行预约定价安排”:企业根据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是否已签订 并执行实际情况选填。 25.“126 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企业根据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是 否已签订并执行实际情况选填。选择“是”的,需填报表 G110000。 26.“200 企业内部部门信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从最顶层起填报。同一 业务职能涉及超过一个层级部门的,可以合并填报。 27.“201 部门名称”:填报企业内部各部门全称,应当以中文填报。 528.“202 部门履行的职责业务范围及履行职责业务流程”:企业根据内部各 职能部门实际履行的职责业务范围及履行职责的业务流程进行填报,可以文字加 流程图的形式描述。 29.“203 员工数量”: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全年 从业员工数量。从业员工数量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 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员工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从业员工数量=(年初值+年末值)÷2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 上述相关指标。 30.“204 上一级部门名称”:填报上一级部门全称。上一级部门有多个的, 应全部填报。该上一级部门与“201 部门名称”栏填报为同一部门的,名称应当 填报一致。 31.“300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信息”: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在企业内 部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信息。 32.“301 职务名称”:填报职务中文全称。 33.“302 姓名”:填报所填报身份证件上姓名。 34.“303 国家(地区)”:填报所填报身份证件上地址所在国家(地区)。 35.“304 身份证件名称”:选填身份证、护照等。 36.“305 身份证件号码”:填报身份证号、护照号。 37.“308 委任方名称”:填写任命或者委派高级管理人员的自然人、法人或 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名称。有中文全称的应当填报中文全称。 38.“400 企业股东信息(前五位)”:填报本报告年度最后一日按持股比例 排序前 5 位股东的信息,与第五位股东持股比例相同的股东,其信息也需填报。 39.“401 股东名称”:有登记注册中文名称的填中文全称,没有中文名称的 以登记注册的外文全称填报。 40.“402 股东类型”:选填企业法人、自然人、机构组织。 41.“403 国家(地区)”:企业法人股东和机构组织股东填报依法登记注册 地国家(地区),自然人股东填报“406 纳税人识别号或身份证件号码”栏所填 6身份证件号码的证件上注明的国家(地区)。 42.“404 登记注册类型”:企业单位投资的,按其登记注册类型填报;自 人投资的,填报自然人。 43.“405 证件种类”:选填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身份 证、护照等。境外持股企业“405 证件种类”栏可不填写。 44.“406 纳税人识别号或身份证件号码”:填报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 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号、身份证号、护照号等。 45.“407 持股起始日期”:填报持股比例最近一次发生变动的日期。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无。(二)表间关系 1.“124 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表 G100000“400 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 栏。 2.“126 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栏=表 G100000“301 签订或者执行 成本分摊协议”栏。 7G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汇总表》填报说明 本表为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主表,企业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适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 规定,填报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等有关项目。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本表包括关联交易、关联债资、成本分摊协议、同期资料四部分信息。 1.“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项目,根据《有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G102000)、 《无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G103000)、《有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G104000)、 《无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G105000)、《金融资产交易表》(G106000)、《融通资 金表》(G107000)、《关联劳务表》(G108000)相应栏次数额填报。 2.“200 关联债资信息”中的项目,根据《融通资金表》(G107000)和《权 益性投资表》(G109000)相应栏次数额填报。 3.“203 债资比例”栏应当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300 成本分摊协议信息”中的项目,根据《报告企业信息表》(G000000)、 《成本分摊协议表》(G110000)相应栏次数额填报。 5.“400 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根据《报告企业信息表》(G000000)相 应栏次数额填报。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3 列=第 1+2 列。 2.“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5 行=第 1+2+3+4+5+6+7+8+9+10+11+12+13 +14 行。3.“203 债资比例”=“201 年度平均关联债权投资金额”÷“202 年度平 均权益投资金额”。 (二)表间关系 1.“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 行第 1 列=表 G102000 第 7 行第 4 列。 2.“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 行第 2 列=表 G102000 第 14 行第 4 列。83.“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 行第 4 列=表 G102000 第 15 行第 4 列。 4.“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2 行第 1 列=表 G102000 第 22 行第 4 列。 5.“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2 行第 2 列=表 G102000 第 29 行第 4 列。 6.“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2 行第 4 列=表 G102000 第 30 行第 4 列。 7.“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3 行第 1 列=表 G103000 第 7 行第 4 列。 8.“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3 行第 2 列=表 G103000 第 14 行第 4 列。 9.“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3 行第 4 列=表 G103000 第 15 行第 4 列。 10.“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4 行第 1 列=表 G103000 第 22 行第 4 列。 11.“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4 行第 2 列=表 G103000 第 29 行第 4 列。 12.“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4 行第 4 列=表 G103000 第 30 行第 4 列。 13.“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5 行第 1 列=表 G104000 第 7 行第 4 列。 14.“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5 行第 2 列=表 G104000 第 14 行第 4 列。 15.“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5 行第 4 列=表 G104000 第 15 行第 4 列。 16.“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6 行第 1 列=表 G104000 第 22 行第 4 列。 17.“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6 行第 2 列=表 G104000 第 29 行第 4 列。 18.“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6 行第 4 列=表 G104000 第 30 行第 4 列。 19.“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7 行第 1 列=表 G105000 第 7 行第 4 列。 20.“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7 行第 2 列=表 G105000 第 14 行第 4 列。 21.“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7 行第 4 列=表 G105000 第 15 行第 4 列。 22.“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8 行第 1 列=表 G105000 第 22 行第 4 列。 23.“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8 行第 2 列=表 G105000 第 29 行第 4 列。 24.“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8 行第 4 列=表 G105000 第 30 行第 4 列。 25.“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9 行第 1 列=表 G106000 第 7 行第 4 列。 26.“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9 行第 2 列=表 G106000 第 14 行第 4 列。 27.“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9 行第 4 列=表 G106000 第 15 行第 4 列。 28.“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0 行第 1 列=表 G106000 第 22 行第 4 列。 29.“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0 行第 2 列=表 G106000 第 29 行第 4 列。 30.“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0 行第 4 列=表 G106000 第 30 行第 4 列。 31.“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1 行第 1 列=表 G107000 第 N 行第 6 列。932.“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1 行第 2 列=表 G107000 第 N 行第 7 列。 33.“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2 行第 1 列=表 G107000 第 N+N 行第 6 列。 34.“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2 行第 2 列=表 G107000 第 N+N 行第 7 列。 35.“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3 行第 1 列=表 G108000 第 7 行第 4 列。 36.“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3 行第 2 列=表 G108000 第 14 行第 4 列。 37.“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3 行第 4 列=表 G108000 第 15 行第 4 列。 38.“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4 行第 1 列=表 G108000 第 22 行第 4 列。 39.“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4 行第 2 列=表 G108000 第 29 行第 4 列。 40.“100 关联交易信息”中的第 14 行第 4 列=表 G108000 第 30 行第 4 列 41.“201 年度平均关联债权投资金额”栏=表 G107000 第 N 行第 8 列。 42.“202 年度平均权益投资金额”栏=表 G109000“100 权益性投资情况 中的第 13 行第 4 列。 43.“301 签订或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栏=表 G000000“126 签订或者执 成本分摊协议”栏。 44.“302 本年度实际分摊成本金额”栏=表 G110000“200 参与方信息” 的第 1 行第 8 列,如签订多个成本分摊协议的为该栏的合计数。 45.“303 本年度加入支付金额”栏=表 G110000“200 参与方信息”中的第 1 行第 11 列,如签订多个成本分摊协议的为该栏的合计数。 46.“304 本年度退出补偿金额”栏=表 G110000“200 参与方信息”中的第 1 行第 14 列,如签订多个成本分摊协议的为该栏的合计数。 47.“400 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栏=表 G000000“124 本年度准备同期资料” 栏。 10G101000《关联关系表》填报说明 本表填报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与企业发生关联交易的关联方基本信息。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 1 列“关联方名称”:关联方为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填报其 登记注册的中文全称,没有中文名称的应当填报英文全称;关联方为自然人的, 填报其身份证件上的姓名 2.第 2 列“关联方类型”:根据不同关联方性质分别选填“企业法人”“其 他机构组织”“自然人”。 3.第 3 列“国家(地区)”:关联方为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填报 其登记注册地国家(地区);关联方为自然人的,填报第 4 列所填身份证件上注 明的国家(地区)。 4.第 4 列“证件种类”:根据实际情况选填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组织 构代码证、身份证、护照等,关联方为境外企业法人或者境外其他机构组织的, 可不填写证件种类。 5.第 5 列“纳税人识别号或身份证件号码”:关联方为境内企业法人或者境 内其他机构组织的,填报纳税人识别号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没有纳税人识别 号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报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关联方为境外企业法人 者境外其他机构组织的,填报所在国纳税人识别号,第 4 列未填写“证件种类” 的,可不填写;关联方为自然人的,填报身份证号或者护照号。 6.第 6 列“关联关系类型”:根据实际情况按以下关联关系标准选填代码 A、 B、C 等,有多个关联关系类型的,应当选填多个代码。关联关系标准如下: A.一方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 25%以上;双方直接或 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 25%以上。 如果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其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 到 25%以上,则其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两个以上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自然 人共同持股同一企业,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1112 B.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 A 项规定, 但双方之间借贷资金总额占任一方实收资本比例达到 50%以上,或者一方全部借 贷资金总额的 10%以上由另一方担保,与独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或者担保除 外。 借贷资金总额占实收资本比例=年度加权平均借贷资金/年度加权平均实 收资本,其中: 年度加权平均借贷资金= ?i ? 1 n i 笔借入或者贷出资金账面金额×i 笔借 入或者贷出资金年度实际占用天数/365 年度加权平均实收资本= ?i ? 1 n i 笔实收资本账面金额×i 笔实收资本年度 实际占用天数/365 C.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 A 项规定 但一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方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 等特许权才能正常进行。 D.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 A 项规定, 但一方的购买、销售、接受劳务、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由另一方控制。 上述控制是指一方有权决定另一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方 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E.一方半数以上董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秘 书、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由另一方任命或者 委派,或者同时担任另一方的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双方各自半数以上董 事或者半数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同为第三方任命或者委派。 F.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两个自然人 分别与双方具有 A 至 E 项关系之一。 G.双方在实质上具有其他共同利益的关系。 除 B 项规定外,上述关联关系年度内发生变化的,按照实际关联关系存续 期间认定。 仅因国家持股或者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存在 至 E 项关系的,不构成关联关系。 7.第 7 列“起始日期”和第 8 列“截止日期”: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关 联关系发生变化的,填报实际变化的日期;未发生变化的,填报本报告年度起始 和截止日期。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 2 列选填“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第 4 列只能选填“税 务登记证”、“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 2.第 2 列选填“自然人”的,第 4 列只能选填“身份证”或者“护照”。 3.第 3 列选填“中国”或者第 2 列选填为“自然人”的,第 4 列和第 5 列 为必填项。 4.第 2 列选填“企业法人”或者“其他机构组织”,并且第 3 列选填“中国” 以外国家(地区)的,第 4 列和第 5 列为非必填项。 (二)表间关系 无。 13G102000《有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填报说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发生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交易的企业填 报。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 1 行至第 5 行“境外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 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 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2.第 6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有形资产所 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比 例。 3.第 7 行“境外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 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4.第 8 行至第 12 行“境内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 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 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5.第 13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有形资产 所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比例。 6.第 14 行“境内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 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7.第 15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合计”:填报企业 生的全部有形资产所有权出让金额合计。 8.第 16 行至第 20 行“境外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前 5 位)”:分关联 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 方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9.第 21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有形资产 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1415 比例。 10.第 22 行“境外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 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1.第 23 行至第 27 行“境内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前 5 位)”:分关联 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 方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12.第 28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有形资产 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比例。 13.第 29 行“境内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 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4.第 30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合计”:填报企业发 生的全部有形资产所有权受让金额合计。 15.第 3 列“关联交易内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填“原材料-来料加工” (按照企业年度进口报关价格计算)、“原材料-其他”、“半成品”、“产品(商品) -来料加工”(按照企业年度出口报关价格计算)、“产品(商品)-其他”、“固 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固定资产-机械机器设备(包括飞机、火车、轮船)” “固定资产-器具工具家具”、“固定资产-运输工具(不包括飞机、火车、轮船)” “固定资产-电子设备”、“林木类生物资产”、“畜类生物资产”、“周转材料-低 值易耗品”、“周转材料-包装物”、“其他有形资产”。可选填多项。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2+3+4+5+6 行。 2.第 14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8+9+10+11+12+13 行。 3.第 22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6+17+18+19+20+21 行。 4.第 29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23+24+25+26+27+28 行。 5.第 1 至 14 行第 5 列=第 1 至 14 行第 4 列÷第 15 行第 4 列×100%。 6.第 16 至 29 行第 5 列=第 16 至 29 行第 4 列÷第 30 行第 4 列×100%。 (二)表间关系1.第 7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1 行第 1 列。 2.第 14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1 行第 2 列。 3.第 15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1 行第 4 列。 4.第 22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2 行第 1 列。 5.第 29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2 行第 2 列。 6.第 30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2 行第 4 列。 16G103000《无形资产所有权交易表》填报说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发生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交易的企业填 报。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 1 行至第 5 行“境外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 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 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2.第 6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无形资产所 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比 例。 3.第 7 行“境外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 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4.第 8 行至第 12 行“境内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 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 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5.第 13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无形资产 所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比例。 6.第 14 行“境内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 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7.第 15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合计”:填报企业 生的全部无形资产所有权出让金额合计。 8.第 16 行至第 20 行“境外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前 5 位)”:分关联 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 方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9.第 21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无形资产 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17比例。 10.第 22 行“境外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 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1.第 23 行至第 27 行“境内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前 5 位)”:分关联 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 方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12.第 28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无形资产 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比例。 13.第 29 行“境内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 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4.第 30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合计”:填报企业发 生的全部无形资产所有权受让金额合计。 15.第 3 列“关联交易内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填“专利”、“非专利技术”、 “商业秘密”、“商标”、“品牌”、“客户名单”、“销售渠道”、“市场调查成果”、 “特许经营权”、“政府许可”、“土地使用权”、“商誉”、“著作权”、“其他无形 产”。可选填多项。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2+3+4+5+6 行。 2.第 14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8+9+10+11+12+13 行。 3.第 22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6+17+18+19+20+21 行。 4.第 29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23+24+25+26+27+28 行。 5.第 1 至 14 行第 5 列=第 1 至 14 行第 4 列÷第 15 行第 4 列×100%。 6.第 16 至 29 行第 5 列=第 16 至 29 行第 4 列÷第 30 行第 4 列×100%。 (二)表间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3 行第 1 列。 2.第 14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3 行第 2 列。 3.第 15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3 行第 4 列。 184.第 22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4 行第 1 列。 5.第 29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4 行第 2 列。 6.第 30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4 行第 4 列。 19G104000《有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填报说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发生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交易的企业填 报。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 1 行至第 5 行“境外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 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 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2.第 6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有形资产所 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比 例。 3.第 7 行“境外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 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4.第 8 行至第 12 行“境内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 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 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5.第 13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有形资产 所有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比例。 6.第 14 行“境内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 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7.第 15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合计”:填报企业 生的全部有形资产使用权出让金额合计。 8.第 16 行至第 20 行“境外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前 5 位)”:分关联 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 方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9.第 21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有形资产 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20比例。 10.第 22 行“境外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 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1.第 23 行至第 27 行“境内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前 5 位)”:分关联 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 方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12.第 28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有形资产 所有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比例。 13.第 29 行“境内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 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4.第 30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合计”:填报企业发 生的全部有形资产使用权受让金额合计。 15. 第 3 列“关联交易内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填“原材料”、 “半成 品”、“产品(商品)”、“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固定资产-机械机器设备 (包括飞机、火车、轮船)”、“固定资产-器具工具家具”、“固定资产-运输工 具(不包括飞机、火车、轮船)”、“固定资产-电子设备”、“林木类生物资产”、 “畜类生物资产”、“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包装物”、“其他有形 资产”。可选填多项。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2+3+4+5+6 行。 2.第 14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8+9+10+11+12+13 行。 3.第 22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6+17+18+19+20+21 行。 4.第 29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23+24+25+26+27+28 行。 5.第 1 至 14 行第 5 列=第 1 至 14 行第 4 列÷第 15 行第 4 列×100%。 6.第 16 至 29 行第 5 列=第 16 至 29 行第 4 列÷第 30 行第 4 列×100%。 (二)表间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5 行第 1 列。 212.第 14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5 行第 2 列。 3.第 15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5 行第 4 列。 4.第 22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6 行第 1 列。 5.第 29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6 行第 2 列。 6.第 30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6 行第 4 列。 22G105000《无形资产使用权交易表》填报说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发生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交易的企业填 报。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 1 行至第 5 行“境外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 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 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2.第 6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无形资产使 用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比 例。 3.第 7 行“境外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 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4.第 8 行至第 12 行“境内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 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 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5.第 13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无形资产 使用权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比例。 6.第 14 行“境内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 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7.第 15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合计”:填报企业 生的全部无形资产使用权出让金额合计。 8.第 16 行至第 20 行“境外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前 5 位)”:分关联 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 方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9.第 21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无形资产 使用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23比例。 10.第 22 行“境外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 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1.第 23 行至第 27 行“境内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前 5 位)”:分关联 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 方的名称、关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12.第 28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无形资产 使用权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 比例。 13.第 29 行“境内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 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4.第 30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合计”:填报企业发 生的全部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金额合计。 15.第 3 列“关联交易内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填“专利”、“非专利技术”、 “商业秘密”、“商标”、“品牌”、“客户名单”、“销售渠道”、“市场调查成果”、 “特许经营权”、“政府许可”、“土地使用权”、“商誉”、“著作权”、“其他无形 产”。可选填多项。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2+3+4+5+6 行。 2.第 14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8+9+10+11+12+13 行。 3.第 22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6+17+18+19+20+21 行。 4.第 29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23+24+25+26+27+28 行。 5.第 1 至 14 行第 5 列=第 1 至 14 行第 4 列÷第 15 行第 4 列×100%。 6.第 16 至 29 行第 5 列=第 16 至 29 行第 4 列÷第 30 行第 4 列×100%。 (二)表间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7 行第 1 列。 2.第 14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7 行第 2 列。 3.第 15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7 行第 4 列。 244.第 22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8 行第 1 列。 5.第 29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8 行第 2 列。 6.第 30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8 行第 4 列。 25G106000《金融资产交易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发生关联金融资产交易的企业填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 1 行至第 5 行“境外关联金融资产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汇总本 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金融资产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的名称、关联 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2.第 6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金融资产出 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比例。 3.第 7 行“境外关联金融资产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金融资 产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4.第 8 行至第 12 行“境内关联金融资产出让(前 5 位)”:分关联方汇总本 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金融资产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的名称、关联 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5.第 13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金融资产 出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比例。 6.第 14 行“境内关联金融资产出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金融 资产出让金额合计、比例。 7.第 15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金融资产出让合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全 部金融资产出让金额合计。 8.第 16 行至第 20 行“境外关联金融资产受让(前 5 位)”:分关联方汇总 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金融资产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的名称、关 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9.第 21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金融资产 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比例。 10.第 22 行“境外关联金融资产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外关联金融 资产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1.第 23 行至第 27 行“境内关联金融资产受让(前 5 位)”:分关联方汇总 26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金融资产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前 5 位关联方的名称、关 联交易内容、关联交易金额、比例。 12.第 28 行“其他关联方”:分关联方汇总本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金融资产 受让交易金额,并填报除前 5 位关联方以外的其他关联方交易金额合计、比例。 13.第 29 行“境内关联金融资产受让小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境内关联金融 资产受让金额合计、比例。 14.第 30 行“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金融资产受让合计”:填报企业发生的全 部金融资产受让金额合计。 15. 第 3 列“关联交易内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填“应收账款”、“应收 票据”、“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非上市公司”、“债 权投资”、“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可选填多项。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2+3+4+5+6 行。 2.第 14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8+9+10+11+12+13 行。 3.第 22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16+17+18+19+20+21 行。 4.第 29 行第 4 列=第 4 列第 23+24+25+26+27+28 行。 5.第 1 至 14 行第 5 列=第 1 至 14 行第 4 列÷第 15 行第 4 列×100%。 6.第 16 至 29 行第 5 列=第 16 至 29 行第 4 列÷第 30 行第 4 列×100%。 (二)表间关系 1.第 7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9 行第 1 列。 2.第 14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9 行第 2 列。 3.第 15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9 行第 4 列。 4.第 22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10 行第 1 列。 5.第 29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10 行第 2 列。 6.第 30 行第 4 列=表 G100000 第 10 行第 4 列。 27G107000《融通资金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本报告年度所属期间内发生关联融通资金的企业填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 1 至 N 行“关联融入资金(全部)”:逐笔填报企业发生的关联借入资金 情况。年度内偿还部分关联借入资金的,该笔剩余关联借入资金视同新一笔关联